活動報導

活動報導 點擊數: 841

2021.11.03「佛法、心理、善巧助人」座談-課程報導

教學組 法泉報導

      ~助人是可學習的,並且在過程中更幫助自己成為悲智兼備的人~

        鑑於現代人在巨變社會下面臨各項挑戰,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肯定增進當代僧侶整合佛法和當代心理的助人知能,將更能協助民眾適應生活上的困境,因此,本(2021)年度的僧侶通識課程重點為「僧侶善巧助人系列課程」,該課程共有11堂課與3個工作坊,於11月3日至12月26日辦理,以支持僧侶發揮佛教安頓人心的力量。因應新冠疫情,此次系列課程以網路視訊方式進行,包含台灣,還有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緬甸、菲律賓、美國和香港等共計有9個國家/地區近100位法師報名參加。法師們在自修和法務中,撥冗進修此系列課程,展現了出家行者對眾生的關懷,更積極學習如何善巧助人,以引導眾生入佛智,能離苦得樂。

        為了讓學員對這嶄新的系列課程能掌握「佛法、心理和助人」三者間的實質樣貌,在11月3日(三)晚上7點,開場的第一堂課特別採座談方式以ZOOM視訊會議進行。接著之後的兩個月,邀請助人專業精神科醫師和心理諮商講師,講授四類課程如下:0類:深聽佛法整合心理助人行;A類:開啟內觀助人門;B類:深解現代家庭苦;C類:踏上善巧助人路。

         座談會主持人為自鼐法師(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創會理事長),另外邀請四位與談人(課程講師)分別是:大惠法師、廖建智精神科醫師、林麗惠心理師和李惠珠心理師。這幾位與談人都是專業助人者,不僅從事多年助人實務工作,而且長期耕耘佛教領域。座談中,主持人邀請三位與談人回應三個與課程有關的問題,渠等分別就專業知識和實務經驗暢談,其內容有理論依據、有個人獨到的見解,更分享了「覺察」如何影響了與談老師們的助人歷程,內容耐人尋味而且流露助人者的真誠和溫馨的風範。

一、佛法與精神醫學及心理諮商的共通與不同

        熟悉佛法教義和本科專業的廖建智醫師,針對這個比較課題,提出以對話的方式來論述「精神醫學與佛法的共通與不同」以擴大雙方的視野。因此先分別定義兩者的特質,進而開顯對話關係。精神醫學屬於科學哲學,多專注在「異常」的心智狀態,透過觀察現象的數據(證據)而不斷修正醫療的架構和理論以接近最常有的真實現象(常模)。佛法是關於生命意義的教育,其內容指向每個人的生命意義,可以透過實踐而體驗生命的高峰經驗,以超越日常的觀念。最後,建議借用科學以客觀證據為基礎,而建構常模知識的方法,運用在佛教實務工作者的教學歷程,以系統地了解學佛者的學習過程。

    第二位回應此課題的與談人,是兼具禪修老師和諮商心理師背景的大惠法師。法師從「諮商心理與佛法的共通與不同」談起。首先定義諮商心理師和其服務的範圍:不僅在解決情緒困擾,也包含生活適應等課題。接著法師從理論的多元角度比較兩者,包含:目的、生命價值觀、心識動力及需求等面向。結果可發現,雖然兩者相通之處比比皆是,但又各有值得參考的特點。例如:兩者都重視「以增進健全的身心為目的」,佛法則旨在止息煩惱、斷除輪迴,展現了佛法的終極目的。「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勇於承擔」,正向接受「人人擁有自己的業」;而心理諮商延伸的觀點是「將別人的責任還給當事人」,則顯得具體易行。此外兩者都共通主張「先照顧、友善自己,才能照顧、友愛他人」。

    接著法師從實務經驗的角度,舉出兩者存在著限制的現象,也介紹了結合當代醫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正念應用」和其重點。結語時,法師慈心呼籲:當代法師能多一分輔導助人的善巧方便,以吸引心理上需要被支持的現代人,進而接引入佛門。法師護法利生的慈心及悲願的邀請,令人深思和感佩。

    佛法和心理學助人最大的共通點是兩者都重視「知行合一」,兩者的理論都需要從個人體驗和實踐中去了解其中的理論。因此主持人以「覺察對個人和助人專業上的影響」為題,邀請與談人從個人經驗分享覺察的影響力。

二、個人經驗分享:助人與自我覺察轉化的關係

        首先張老師資深督導林麗惠心理師,以「坐困愁城」來比喻求助者陷入困境,無法走出內心的紛擾。如果助人者有足夠的覺察,將更能貼近求助者的身心狀況,知道何時要敲門、進入城內之後去感受、明白求助者陷入糾葛的實況,接著作出適當的判斷,引領求助者走出愁城。這比喻勾勒出了助人歷程的幾個階段和以個案為中心的深意,顯然不同於理性的說理;頓時讓人感受專注的陪伴帶來的慈愛暖流。

    接著,李惠珠心理師則娓娓道來,對於情緒的慣性反應,剛開始都是從觀察「情緒--想法--行為」三者的關係,讓自己不受困在情緒漩渦當中。後來學習正念的應用,因為靜觀情緒如白雲的來去,可以更快地從後悔的慣性反應脫離,內心和頭腦都更清醒,也因此對「自心本自清淨」有更深的體會。兩位心理師也都分別分享:為了要幫助他人,需要進修相關的課程來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結果發現學習助人的歷程中,自己成了最大受助者。

    廖建智醫師則分享覺察在精神醫療的臨床經驗,因為就診患者中自殺傾向患者比例頗高的。自殺是一種攻擊行為,但是當事人多半認為這是自我傷害,卻不知道他的內心是在攻擊他人。因此,如果接案醫師有足夠的覺察力,就能敏銳觀察到自殺患者的攻擊行為模式;同時也因為醫生能夠保持正念,讓患者體驗到面對情境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這轉化的關鍵就是正念的覺察力。

    大惠法師也談到,因為正念的論點強調接納和不作評價,使得自己在助人過程中能夠建立界線,不會過度承擔求助者的訊息,助人者的心可以更輕鬆,因而能更有效地達到助人的目的。四位與談人以多年助人的經驗,分享了覺察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最後,主持人問了和學員學習有關的問題:「請講師們簡介課程要點,以及學員上課前的心理準備?」

三、建議學習前的心理準備

    李惠珠心理師先簡介四個B類課程,主要是揭露在家庭婚姻中及不同年齡層的現代人有哪些受困的處境,並提醒法師多注意這些課程中有哪些情緒,以及如何回應和陪伴。接著林麗惠心理師解說C類課程的重點,在了解助人歷程的階段重點和同理心技巧,歡迎想提升助人技能的法師參加。接著廖醫師指出,學習最佳狀態的腦波是輕鬆、愉悅,因此請大家準備這樣的心情來上課。大惠法師則建議將過去所學放在一邊,先試著跟著講師的引導練習。

別開生面的課題,佛法和心理可互用和彼此增益的地方,在與談講師們豐富且深度觀點的分享下,有太多可圈可點的精彩片段,讓參與學員深感充實而歡喜,滿懷期待下次課程的到來。